白蚀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38473.html
端午安康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年6月3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

“四大传统节日”。

在古汉语中,

“端”是开头、初始的意思,

端午,意为“初五”。

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

挂艾草,戴香包,预防五害。

在古人眼里

它是“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的动人景致

也是“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的传统民俗

在现代人眼中

它是“船争先后渡,

岸激去来波”的龙舟竞速

也是“粽香筒竹嫩,

炙脆子鹅鲜”的美味大餐

端午节起源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

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

端午节起源于何时,纪念何人,

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01

端午起源于“恶日”

战国时代,

五月五日被视为“恶月”“恶日”。

农历五月,多阴雨天,

衣、物都容易霉烂,

稻田亦易遭虫害。

旧时人们认为五月诸事不吉,

称为“恶月”,

采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

不搬家、不造船等回避的办法。

因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

所以,这一天以除瘟、驱邪、求吉祥,

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

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02

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

《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中国长江以南曾居住着一个龙的图腾族群,

即古百越族。

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

每年在五月五日这一天,

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

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

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

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

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

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其实,恶日是北方的习俗,

赛龙舟是南方的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北的不断融合,

就发展成了今天的端午节。

03

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

他热爱楚国,

却换来君主的猜疑与贬谪,

眼见楚国覆灭,屈原悲痛欲绝,

投汨罗江而死。

百姓们感念他对于祖国的忠诚,

于是划舟船找寻他的尸体,

又将饭团等扔进水中,

希望水里的鱼虾不要伤害他的身体。

于是,赛龙舟、吃粽子发展成为

纪念屈原的习俗。

据考证,

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早在屈原出生前就存在,

屈原在《楚辞·涉江》中亦有关于龙舟的描写。

03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

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

五日后抱出父尸。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

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端午节习俗

中国的端午节是我们华夏儿女的

几个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有些地方端午也叫做端五。

在这之外,

我国其他区域端午节还有许多叫法,

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

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

龙日等等。名称上虽然不一样,

但是总的来说,

全国的各种叫法不同但是行动类似。

赛龙舟

“龙舟”一词,

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

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

攘灾异、事事如意,

也保佑划船平安。

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

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

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挂艾草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

气温上升,

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

所以,古人往往会在

家门口挂几株艾草和菖蒲,

由于它们特殊的香味和药理作用,

人们用它们来驱病、防蚊、辟邪。

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

端午节,

吃粽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习俗。

早在春秋时期,

人们便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食用。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粽子的样式也越来越多,

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

端午时,

人们用佩兰或草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湖南、广西等地,

则用柏叶、大风根、

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

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此俗至今尚存,

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戴香包

端午时,人们制作香包佩戴,

内装香料,如白芷、川芎、芩草、

排草、山奈、甘松等,

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一是为了防虫防病,

二是表达了美好的生活愿望。

热恋中的女孩,

会亲手做一个荷包送给恋人,

以示情意绵长。

喝雄黄酒

古时,端午节有饮萍蒲酒、雄黄酒,

喷洒雄黄酒、朱砂酒的习俗。

主要是为了驱虫防病。

斗草

端午节人们群出郊外采药,

回来时往往举行比赛,

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

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

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

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

端午节影响

古时,中华文明对周边各国影响深远。

端午节也是如此。

周边各国在端午节都有纪念活动。

韩国人十分重视端午。

年韩国“江陵端午祭”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江陵端午祭时会举行各种

巫法和祭祀典礼,

并进行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

在韩国,端午节用于祭祀祖先、

祈求丰年、保佑身体平安。

端午节期间韩国人多喜食艾草饼、

品樱桃茶、喝醍醐汤,食艾草糕。

每年端午节,新加坡人都将赛龙舟、

吃粽子都搞得有模有样。

其中娘惹粽是新加坡特有的端午美食。

独特香料“芫荽粉”配上酱油,

精心腌制上等瘦肉,

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条混炒,

最后裹入透白晶莹的糯米之中。

端午节时,越南人会准备黄姜糯米饭,

来感谢祖先的恩惠。

并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大人会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处

系上五色线,

意为保佑孩子不受疾病困扰,健康成长。

端午节寄语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

有粽子、艾草的清香,

有龙舟竞渡的欢腾,有屈原的故事,

有五色线、长命缕的祝愿……

让我们在这个传统节日里,

追思过去,展望未来。

端午,是团圆的味道。

回家的路,不论多苦多累,

只要有机会,

都想回去与家人相聚。

端午,是思念的味道。

为了生活和梦想,

很多人都无法回家,

其中的辛酸和无奈,我懂,

同为异乡人,我会默默祝福你,

诸事顺心,前程似锦。

端午,是一念安康,

无论外面多少风浪,

都愿你有艾香长伴。

好好爱惜自己,

就是最好的安康。

端午来了

炎炎夏日,艾草衔香,

小编祝您:

百邪不侵、端午安康!

图文来源:经典诗词国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xz/10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