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植物志之淡竹叶
戈雅在吃淡竹叶 小暑已至,三伏天也就开始了。地处西南的云南全省也进入雨季,今年入夏后,气温略高,几乎没有什么雨水,院子里的植物都蔫头耷脑。早晚各浇一次水,吸饱水的花草蔬菜精神一阵,很快叶片又抽干水似地耷拉下来,土上干裂的口子,像是微张着等喝水的嘴。不过是在家门口的一块小园子里种点花草,遇到干旱无雨都难免发愁,靠天吃饭的农人现在不知道该有多着急。 担山泉水的人 早春时节,山里的几处泉眼就已经断流,平日里接水的人能排成队伍,等着从山顶流下来的泉水灌满各式容器需要足够的耐心。无水可接的泉眼处,既没有人,也没有水,像是荒废掉的村庄,多少还是留着些人类活动的痕迹。 照例是要带着戈雅去爬山的,它无所谓什么样的季节和气候,只要可以去旷野里疯跑,世界就是值得拥抱的。给它带足了水,两小时的山路,虽然有树荫掩映,但上上下下地奔跑很快就会口渴。其实,动物们野外生存的能力远超人类,凭着敏锐的嗅觉,它总能找到水源或者某种可以用来消暑的植物。比如,它会停下来啃咬一种与竹叶十分相似的植物,披针形叶片略宽于竹叶,叶片也不像竹叶是光滑的,叶片上的糙毛摸上去有些刺痒,边缘还有细细的锯齿。这种长着山坡林下的多年生草本,与各种花草杂居一处,不会像竹林一样高出一般的禾本科植物,可与树木比肩,而这个高度对于狗狗们来说,实在是最合适取食的。它们总是能准确地从一堆绿色植物里分辩出这种叫做淡竹叶的植物,然后大快朵颐。 沿长江以南分布的淡竹叶喜温湿、耐贫瘠,有着旺盛蓬勃的生命力,不仅似野草般地在山林里蔓延,在小区的花坛、草地上也偶有生长,如果你不能识得,跟着家里的爱犬也很容易找到。在缺水的状况下,草叶枯黄暗沉,连狗狗们也都会厌弃了。淡竹叶是中草药的名字,民间更常见的叫法是迷身草、竹叶卷心,或者干脆被认为是没有长成材的竹子,或者无用的野草。《本草纲目》里记述:“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戈雅当然不会知道《本草纲目》,但它本能地寻找淡竹叶,这大概便是进化基因的功劳。 小暑时节的云南,因为几场雨,没有了暑气,倒是野生菌开始呼呼地冒了出来,云南人每年一度饕餮狂欢又开始了。 海南三七 只是爬爬城边的这座西山,走得有又平时人迹最多的山路,野生菌自然是不见踪迹的,即便眼尖,看到的也未必能食用。不过,被雨水透浇过的山路上,所有的植物都像是获得了重生,绿色上都打了一层亮光,油亮亮的绿是色彩中最饱满的那种,满眼的绿色里偶尔也跳脱出黄的、白的、红的花朵或者果实。那朵淡紫的花最为显眼,没有叶片的陪衬难免显得孤寂,如绢质般柔软娇嫩的花瓣更加让人生出怜惜。资料上说,这是姜科山奈属的海南三七,这种先花后叶的植物名不符实,既不生长着海南,也没有云南三七般的药用价值,便成了园林造景用的素材,只是云南的植物资源太过丰富,基本没有人专门种植以作观赏。这倒是让我更乐于跑到西山上来闲逛,每每总能遇到少见的品种,虽谈不上名贵稀缺,可足以证明植物世界的多彩与斑澜。 雨后的路面有些湿滑,但走山的人并没有减少,而且还遇到了两队担水回来的人,泉水还有些浑浊,但人们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接下来的几个月,都可以享受山泉水泡茶的清冽甘醇,陆羽在《茶经》里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这就是靠山吃山的优越吧。 赵敔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zz/5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惠吃开小灶粤式海鲜仅99元抢门市价3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