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和大家分享一个日常实用药膳——良姜炖鸡块,原方出自元·忽思慧《饮膳正要》,是一个流传已久的食养佳品,看完本文不妨抽空试试,吃肉喝汤,暖胃养身,岂不美哉。现代都市青年生活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熬夜加班,节奏紧张,劳倦过度,吃饭紧促,许多人只是应付几口,草草了事,有时还喜欢在夏天空调房内饮用大量生冷饮品……一切的一切,导致目前年轻人阳气损耗严重,脾胃虚冷,运化失调,经常感觉食欲不振,小腹冷痛,手脚不温,严重者甚至出现呕吐泄泻,体虚瘦弱等情况。老年人虽然没有相关快节奏的高压,但是因为年老体衰,阳气自然耗损,胃部也常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老年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痛隐隐、食后痛减、喜温喜按、呕吐清水、大便溏薄、面白无华、神疲乏力……证属虚寒的患者也经常得见。面对以上两种不同年龄,不同境遇但本质“虚寒”的患者,都可以试试今天这个药膳食疗之法:组成:高良姜9g,小茴香6g,草果6g,陈皮3g,胡椒3g,生姜5片,大枣3枚,公鸡1只(约g),葱、酱、盐、味精等调料适量。良姜味辛,性热。可以温中散寒,消食止痛,作为膳食香料,因中药味道较重,使用范围相对较小。生姜味辛,性热。可以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在烹饪中:一方面赋予了菜肴辛辣之味,增进食欲,而且能去腥膻、增香、提鲜。从药用对比看来:良姜稳成,辛热之性胜于生姜,温中散寒止痛的效果更好;生姜急走,解表之力胜于良姜,温中散寒逊之。本膳两者结合配伍,暖胃散寒之力更佳。从作为调味品看来:良姜浓烈,清香不及生姜,药味过重,没有生姜去腥、提香、开胃的作用好,所以在日常饮食中比较少用,但是在一些卤料包中可以见到良姜的身影,其浓烈的香味,能够为卤味赋予更持久、更厚重的滋味。小茴香在本方中与良姜作用类似,一方面配合良姜温中散寒,另一方面其行气作用更佳,能够解决寒凝气滞等相关表现。同时香味特异,为鸡肉增色不少。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也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尤其在烹制鱼类和肉类时,加点草果,腥膳皆去,其味更佳。(注意量不宜过大,平时烹饪使用半颗到一颗即可)。陈皮,辛苦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在本方中,陈皮既可以和二姜配合温胃散寒,也可以和茴香携手行气理气,功效甚佳。胡椒,性味辛。温中,下气,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鸡肉,甘温。补虚暖胃,强筋骨,易消化,脂肪少,滋味鲜美,与药材搭配炖汤,营养物质能被人体更好吸收,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尤其是生长年限较长的散养公鸡,其补脾益气的功能相当强,王绵之老前辈曾用其配合相关药物,治疗背部脓肿引起的伤口不愈合等病。不过论及鸡汤的鲜美,还是以老母鸡为佳。

制法用法

1.将良姜、生姜、小茴香、草果、陈皮、胡椒装入纱布袋内,扎口。2.将公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剁去头爪,与药袋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撇去污沫。3.大枣掰开入锅,同时加入食盐、酱、葱、味精等调料,文火炖2小时,最后将药袋拣出装盆即成。有条件者,每周2~3次,随量饮汤食肉,补虚散寒、理气止痛,效果甚佳。使用注意:本方专为脾胃虚寒,气滞不舒而设,汤味微辣香浓,肠胃湿热泄泻、外感发热、阴虚火旺者不可服食。

END

这里是医小虎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xz/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