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ldquo双面修
患处经过治疗能恢复正常皮肤吗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m/19687.html▲图为农户在晾晒收获的有机枸杞。 世间万物皆有双面,本草亦是如此。 正向还是反向,入药还是入食,毒药抑或良药,本草的双面,期待着人们的发现。 01双面之“毒草良药” 上古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人类对本草的认知体系,正是在一次次毒与药的分辨中建立完善起来的,在医者眼中,药物的毒烈特性也许正是某种顽疾的克星。南昌城内,老药工刘香保小心翼翼地将附子倒入清水中。乌黑的附子含有剧毒,即使是从业50多年的刘香保也不敢有任何疏忽。附子,是植物乌头的子根,它富含的乌头碱有剧毒,古人将生附子捣汁,做成箭毒,能迅速杀死猎物和敌人。但经炮制后,附子却可演变为中药里“回阳救逆第一品”,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附子一般在产地以盐水浸泡祛毒,但在民间,还曾流传着一种炮制古法——水火共制法,此法繁复费时,却能使附子祛毒后在药性上达到新的境界。首先,附子要经过42天的清洗浸泡,然后采用“煨”的方法,即在露天的土地上搭建一个四四方方的围灶,自下而上,放上生附子、生姜片、牛皮纸、糠灰、干稻草、谷糠,以稻草引燃谷糠,文火的热度不高不低、不急不缓,层层传递下去,时间至少需要一天一夜。时辰一到,打开围灶,糠尽灰冷,取出附子。刘香保说,检验的方法很简单。高温持续加热的情况下,附子内部会出现空洞,取出时用小端敲打大端,如果传出声响,说明大部分毒性已经褪去。然而这还不够,从火堆中取出的附子,经过一天的晾晒后,入木甑内,隔水坐锅,连续蒸14小时,残余的毒性缓缓蒸腾而出。就是这样,附子从毒药变成良药,完成了神奇的蜕变。▲艾灸具有通经活络、祛湿散寒等作用,其主要原料为艾草,在中国民间还有驱毒辟邪的作用。 02双面之“生熟异治” 湖南张家界武陵山深处,一株何首乌正被采药人挖出。野生何首乌多长在山沟、石隙里,其形状各异,粗细长短不一。切开何首乌的断面,淡黄棕色,粉性足,呈现漂亮的云锦花纹,云锦犹如树木的年轮,记载着何首乌的年龄。何首乌苦甘涩,微温,生首乌有着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以生首乌调制出的药酒,既可内服也可外敷,对湿润的山区环境引起的皮肤瘙痒有奇效。然而,双面首乌又怎会如此一言道尽。首乌生品有着清热解毒的功能,经过炮制的熟品,则有着补益精血、黑发的作用。中医药界称这样的现象为“生熟异治”。公里外,武当山千年道观敲响了清晨的钟声。自古以来,中医学就和道教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王泰科作为全真教华山派的第二十四代传人,对于首乌炮制再熟悉不过。首先将生首乌在黄酒中浸泡3小时,黄酒是药引,能引导何首乌的药效发生变化。但促使何首乌转变的关键,还是辅料黑豆与黑芝麻。一层首乌、一层黑豆、一层黑芝麻,重重铺满后上笼蒸制。中医有五色养五脏的说法,黑色入肾经,而黑豆、黑芝麻更是被誉为“肾之谷”,加入二者,能增强何首乌补肾的功能。而后是蒸,这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水有冷热之别,火有文武之分,水火平衡,是后天之道。将蒸好的何首乌露天晾晒,晒完后继续蒸,如此这般,需反复9次。九蒸九晒后,何首乌表面和里面都呈黑色,闻着清香,吃着香甜。晒干后的首乌,融入黄酒和何首乌汁,待充分吸收后置于自然中,方可大功告成。▲玫瑰入药有健脾开胃、散淤止痛等功效,用玫瑰做成的玫瑰饼则芳香宜人、口感软糯,是老少皆宜的糕点小食。03双面之“药食同源” 《皇帝内经太素》中,这样描写药食同源:“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芡实、枸杞、莲子、山药、薏米、茯苓、桔梗等,都是食疗养生的佳品。以食为药,以食代药,是中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药食同源,成就了中华本草的双面传奇。盛夏暑气散去之时,往往是采摘芡实的时期。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因形酷似鸡头,所以俗称“鸡头米”,它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耳聪目明、不饥延年的功效。作为药材,芡实经常和麦麸一起炒制,经过麦麸炒过的芡实,涩性增强,芳香健脾。而对于江南人来说,芡实还是清香软糯的时令美味。芡实入食的方法非常多样,糖水鸡头米,最大限度保留食材本味,是苏州人酷爱的时令甜点;芡实搭配莲藕,是开胃去火的消暑菜;滋阴润燥的排骨中加入芡实,便成就了健脾益气的一道靓汤。与芡实相似,山药有补脾益气之效,同时也是一道可蒸可炒的家常菜;青梅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能防止气血津液的损耗,也是入菜、酿酒的良品;艾草能温通气血,驱寒除湿,用它做成的艾草糕口感绵密软糯,深得人们喜爱……事实上,药食同源的本草远不止这些,卫生部曾公布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名单。今年1月6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监局又联合发布公告,将当归、山柰、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6种物质纳入《食药物质目录》,随后不久,党参等9种物质也被列入食药物质管理试点行列。传说中的“仙草”唐代开元年间的《道藏》把“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深山野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苁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这些“仙草”令人起死回生的传说。 石斛 石斛被尊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素有“药中黄金”之美称。道家自古就有“吃铁皮石斛可以成仙”的说法。《本草纲目》中记载铁皮石斛可以“轻身延年”。有很多现代药理实验数据表明,铁皮石斛对稳定血糖、降血脂、缓解失眠和促进胃肠健康、缓解便秘、明目都有很好的效果。 天山雪莲 天山雪莲又名“雪荷花”,位列“中华九大仙草”第二,是新疆特有的珍奇名贵中草药,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天山雪莲属珍贵的药用花卉植物,具有除寒痰、壮阳补血、治月经不调等功效。另外,天山雪莲对治疗肾虚腰痛、风湿等症有明显效果。 灵芝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其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灵芝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治病种涉及心脑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呼吸、运动等各个系统,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尤其显著。 海底珍珠 珍珠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做奇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珍珠的国家之一,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把珍珠列为治疗疾病的重要药材。《本草汇言》曰,珍珠能“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名虫草,冬为虫夏为草,是中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可入药,也可食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盗汗,肾虚腰膝酸痛,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 来源:《走向世界》 文字:李萧 图片:刘格何延海VC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pz/5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蜂胶常见的保健功能
- 下一篇文章: 国医大师石仰山的那些传统特色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