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之前,我在看江苏卫视录一档健康节目,正好有位编导从国外学习回来,因为好久没吃到中餐的美味,几天中频繁地大快朵颐,加上又喝了冰啤酒,结果胃里觉得饱胀难耐,连续几天没有丝毫食欲,连工作都无法继续了。当时,录像棚边上没有药店,工作又不能停,正好有为录制药膳节目而准备的各种食材作料,就在里面挑了两种让他泡水喝,40分钟的节目录制完,他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饱胀全消,“现在可以再吃进一头牛!”是什么东西这么神奇,能如此迅速地消除饱胀的症状?这两种能迅速消胀的食材就是陈皮和丁香,它们原本是炖肉时加来调味的,有如此神效是因为它们同样也是中药,而且可以温中化湿。这位编导之前的胃中饱胀,正是因为过食寒凉而导致的脾胃湿阻,这两种药把湿化开了,肠胃蠕动恢复正常,他的胃胀也就消失了。陈皮,众多周知,就是橘子皮晾干所得;丁香,可以在炖肉的肉料中找到,像一枚钉子,味道很辛香。这两种药都是性质偏温的,而且入脾胃经,陈皮化湿开胃,丁香温中降逆,在治疗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腹泻、呕吐,甚至口臭的中药方子中常会用到,因为丁香的温性很大,我让他泡水时只用了两枚,陈皮估计用了10克左右。做菜的作料,也可以健脾燥湿!厨房中的做菜作料很多都是中药,特别是炖肉的香料:干姜、茴香、胡椒、八角、桂皮、豆蔻、草果、白芷、陈皮,这些香料的性质都是温的,其中草果和豆蔻在温的同时还有祛湿、化湿的作用,治疗夏天的暑湿感冒,或者像这位编导这样的吃坏肚子,这两种药会经常用。夏天湿气偏重,人又容易贪凉,湿气最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具体的表现像这位编导的胃胀,有人会感觉整个胃好像僵了、瘫痪了一样,不仅没有饥饿感,之前吃的食物也一直停留在胃里。这个时候如果用西药,就要借助胃动力药了。而这些可以化湿的药物或者说作料,就是中医的“胃动力药”。借助其温热之性,把停滞在胃肠中的湿气蒸化了,因为湿而出现的症状也就消失了。中国人炖肉,之所以要用这样的炖肉料,其实也是借助它们的化湿作用。因为脂肪和蛋白质在胃中的排空时间都比粮食要长,因此身体为消化肉类付出的成本远比消化粮食要多得多。所以,过食肉类最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人体就此生湿。而这些入脾胃经的、温性的作料,可以分担消化的负担,给参与消化的组织细胞增加能量,这就是中医的健脾之意。所以真正正确的、符合健康规律的肉食的做法,不是简单地放姜、葱去膻就够了,还要用上这些既有香味又能健脾燥湿的作料。

推荐几款健脾养胃的好食材

part1

◎香砂养胃丸

成分: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炙)、枳实、豆蔻、厚朴(姜炙)、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温中养胃。

主治: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隐隐作痛,也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

◎香砂平胃丸

成分:苍术、陈皮、甘草、厚朴(姜炙)、木香、砂仁。

功效:燥湿醒脾。

主治:用于胃脘胀痛,或者虽然胃部不适不明显,但舌苔很腻、食欲不好时。

part2

part3

◎香砂和胃丸

成分:木香、砂仁、陈皮、厚朴(姜炙)、香附(醋炙)、枳壳(麸炒)、广藿香、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菜菔子(炒)、苍术、白术(麸炒)、茯苓、半夏曲(麸炒)、甘草、党参。

功效:健脾和胃。

主治:用于脾虚体质的人,因为饮食不节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吞酸嘈杂。健脾的力量比香砂养胃丸要强,所以更适合消化不良同时全身乏力明显的患者。

◎香砂枳术丸

成分:木香、枳实(麸炒)、砂仁、白术(麸炒)。

功效:健脾导滞。

主治:用于脾虚气滞、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大便溏软。这个药特别适合痞满严重的患者,就是觉得胃呆住了,食物停在里面不运动了,它有很好的助推胃肠运动的效果。

part4

part5

◎香砂六君丸

成分: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制)、生姜、大枣。

功效:健脾益气。

主治: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泻,是脾虚之人的长期保健药,特别是已经被西医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者,这个药不仅能改善病状,还有预防细胞癌变的作用。

这些香砂系列的药物,因为都是温燥的,所以不适合在脾胃阴虚的时候服用,后者的典型表现是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这些是香砂类药物的禁忌病状。

◎藿香正气丸

成分:广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陈皮、桔梗、白术(炒)、厚朴(姜炙)、半夏(制)、甘草等。

功效:清化寒湿。

主治:藿香正气丸被大家认定是祛暑药,只能夏天吃,其实,这是对这个好药最大的误解。从中医的角度上讲,无论春夏秋冬,只要舌苔很腻,都可以吃藿香正气丸,它是清洁舌苔最好的药物。只不过是在用它的同时,最好能常配上其他药物,比如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等。随着舌头上的腻苔消除,你的湿气也会减轻很多。

part6

part7

◎香砂胃苓丸

成分:木香、砂仁、苍术(麸炒)、厚朴(姜炙)、白术(麸炒)、陈皮、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甘草。

功效:健脾利水。

主治:用于胃肠型感冒,或者饮食失调导致的呕吐、泄泻,包括各种眩晕连带的上吐下泻,利水的力量比祛湿的力量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gn/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