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vol.14

这事儿还得从四川的“好(四声)吃嘴儿”说起。“好吃嘴儿”的对标词汇应该是我们现在常用的“吃货”。总觉得“吃货”听起过于霸气,不如“好吃嘴儿”来得的温婉。“好吃”的状态加上“嘴儿”立刻还原出了爱吃之人的俏皮与可爱。有了这个形象在心中,吃的无论是什么,应该都是绝顶美味了。说起“好吃嘴儿”,最让人浮想联翩的就是唇红齿白的四川或者重庆姑娘。无论是年轻的还是人到中年。或抿一小口,或咬一大口;可以轻快地吃,亦可以优雅地吃。那种节奏像鼓点儿,又可以像是宁静水面开出花。总之,无论哪种方式,都能释放出“好吃嘴儿”对味道挑剔的专业劲儿。一直认为,南北方除了菜式的差异,气候也影响了人们吃东西的习惯和方式。四川地处西南,不算真正的南方。没成为直辖市之前,重庆也归属四川。巴蜀本是一家,因此,在生活习惯上几乎是大同小异。宜人的气候培养起来一大拨儿行走的“好吃嘴儿”。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印象中,边走边吃的美味不少,但卤菜似乎留下了深刻印象。小时候,吃得最多的是卤鹅翅膀。跟爸妈逛街,累了,走不动了,肚子饿了...开始上演各种小孩子最拿手的“哼哼唧唧”。卤菜摊,我妈买个鹅翅膀递过来,金黄金黄的,卤水的香味轻而易举就能攻克一个小孩子的所有的心理防线。长大一点的时候,不好意思当街再啃鹅翅膀。担心有碍形象。放弃鹅翅膀,买能用塑料袋装的零碎卤菜。什么鸭肠啊,郡肝啊,麻辣牛肉啊,品种丰富得很。但对于我来说,味之巅峰永远是卤鸭舌。贴心的卤菜摊老板,在递过袋子的那一刻,总会心有灵犀地再附上几根牙签,备着“好吃嘴儿”们边走边吃。既照顾了形象,也照顾了胃。在北方生活的时间长了,早已戒掉了边走边吃的习惯。可每每回到大四川,也还会有边走边吃的冲动。终归理性战胜感性。办法多的是。买好鸭舌和各种卤菜,急走几步,躲到车里,下手,大快朵颐。走的地方多了,尝的味道也更加丰富。广东的卤味,温州的鸭舌......其实中国吃卤味的地方不少。可总有一种味道是让人心心念念的。这种味道说不上是什么地方特有的。但却是植根于自己心里的。神农尝百草,我最能耐的估计就是集各家之所长,东南西北的方子配了个遍,最终总结了一款,解手残党的燃眉之急。卤鸭舌

步骤

1.鸭舌洗净过水。通俗点儿说就是放到滚烫的开水里过一下,滤掉那些七七八八的脏东西。2.热油辣锅,放入生姜、花椒、干辣椒。爆出香味后,将过水后的鸭舌倒入锅中翻炒。3.片刻后加入料酒去腥。翻炒后加入适量生抽、老抽和冰糖。4.后加入刚好没过鸭舌的水、味精和香料包。5.水开后,中火炖煮。一定注意阶段性翻炒,预防糊锅。鸭舌的胶质含量很高,因此特别容易糊锅。切记!切记!6.待水汽跑干,将锅里鸭舌来回翻炒,让酱汁裹在鸭舌。一盘独家配方的酱卤鸭舌即可上桌。

香料包的配方

??敲黑板,划重点了??

八角

30g

山奈

15g

桂皮

g

草果

6个

干姜

15g

茴香

20g

甘草

30g

白芷

15g

橘皮

g

月桂叶

30g

一般来说,大厨做的卤味都是小火慢炖的。这样不但能让香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也能让肉与卤水做到充分融合。要是你也和我一样,属于野路子型的“好吃嘴儿”,那最好用上我的创新方法。将香料磨粉混合分装成小袋,时刻准备着为夜宵鞠躬尽瘁。备注:装香料的袋子某宝上很多,一次性的相当方便。泡面烧烤丢一边,低卡夜宵吃起来~??INTERVIEWTIME胖十斤聊天时间好吃的、好玩的、好笑的欢迎向后台砸过来喔等你聊天!(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听说“在看”的人都瘦了瘦回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sj/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