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的味型与用量
1、香叶清新芳香气味,解除四肢疼痛,属香型。味辛;性温。在麻辣火锅和川卤种是不可以缺少的,一般用量在8-15克。2、草果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有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食之功效。味辛;性温,属香型。用量很广在火锅中一般用量在6-12克。3、香果又名川芎,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要栽培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属香型。在火锅、烧菜、卤水中加入8-10克为宜。4、香茅草为多年生草本。秆较细弱,直立,近无毛,节部膨大。叶鞘无毛,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于节间,先端多不规则的破裂,两面近无毛,具白粉。清热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哑痛,中暑,胃脘饱闷,疮毒溃烂。味微辣,气香,性热。属香型。火锅一般用量在5-8克。5、白扣原产于束埔寨和泰国。我国广东、海南岛、云南和广西现有栽培。喜生于山沟阴湿处,或栽培于树阴下。属香型。味辛,性温。有芳香而辛辣的气味。有理气、消食、止呕的作用。用量广泛汤锅、火锅、卤水、干锅用量在6-10克。6、桂皮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本品为常用中药,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味辛甘、性热,入肾、脾、膀胱经。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属香型。火锅用量在5-8克。7、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不愧是植物界抗干旱的能手,斗风沙的先锋。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属中性。用量十分广泛,火锅用量在3-6克。8、陈皮又称橘皮、柑皮。产于广东福建四川重庆浙江江西湖南等地。陈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属中性。清炖、红烧、煲汤、都广泛使用,火锅用量在2-5克。9、罗汉果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主要产于桂林市临桂县和永福县的山区,是桂林名贵的土特产。果实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类等。原产中国的广西、广东、江西等省的热带、亚热带山区。有清热止咳化痰之功效。属中性。火锅用量在2-5克。10、三奈三奈也叫沙姜、山辣,为根状茎。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性耐旱耐瘠怕浸。南盛耕地多属黑泥田,含碳质多,松软疏水,宜于三奈生长。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之功效。其味芳香。药性温、味辛。属苦涩料。用量在1-3克。11、八角又称茴香、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性温,味甘辛。宜胃寒呃逆,寒疝腹痛,心腹冷痛,小肠疝气痛者宜食;肾虚腰痛者宜食;脚气病人宜食。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属苦涩料。用量在1-3克。12、灵草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辛,温。清热解毒,燥湿。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属中性。用量在2-5克13、排草治感冒,咳喘,风湿痛,月经不调。喜生于山地斜坡草丛中,茂密的林边及林下。分布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味甘,性平。属中性。火锅用量在2-5克。14、甘菘又名甘菘香。其香味浓郁。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疗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属中性用量在2-5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xz/5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美容,消皱美白,活出新生之美
- 下一篇文章: 以香辟秽,古人洁净清香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