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之说

1、咸味自古就被列为五味之一。

烹饪应用中咸味是主味是绝大多数复合味的基础味,有“百味之主”之说,不仅一般菜品离不开咸味,就是糖醋味、酸辣味等也要加入适量的咸味,才能使其滋味浓郁、适口。人类认识并利用咸味的历史以相分泌当悠久,文献记载中国最早利用食盐约在5千年前的黄帝时期

咸味调料包括:酱油、食盐、酱甜味调料

2、甜味古称甘,为五味之一:

甜味在烹饪中可单独用于调制甜味食品;也可以参与调剂多种复合味型,使食品甘美可口,还可用于矫味,去苦、去腥等,并有一定的解腻作用。在中国烹饪中,南方应用甜味较多,以江苏的无锡菜用甜味最重,素有“甜出头,咸收口,浓油赤酱”之说。自然界存在蜂蜜等天然甜味物,早已为人类所食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蜜”字。至东汉已有用甘蔗蔗汁制成的糖。

甜味调料包括:蜂蜜、食糖、饴糖

3、酸味调料:酸味为五味之一。

在烹饪中应用十分广泛,但一般不宜单独使用。酸有收敛,固涩的效用,可助肠胃消化;还能去鱼腥,、解油腻,提味增鲜,生香发色,开胃爽口,增强食欲,尤宜春季食用。

酸味调料包括:醋、番茄酱

4、辣味调料:

辣味实际上是触觉痛感而非味觉。不过由于习惯,也把它当作一“味”。

辣味调料包括:花椒、辣椒、姜、葱、蒜。

5、鲜味调料:

鲜味是人们饮食中努力追求的一种美味,它能使人产生一种舒服愉快的感觉。鲜味主要来自氨基酸、核苷酸和琥珀酸,大多存在于肉畜、鱼鲜、禽蛋等主料中。味精、虾籽、鱼露、蚝油、鲜笋、等食物也可以提鲜。鲜味不能单独存在,只有同其他味配用,方可烘云托月交相生辉,故有“无咸不鲜”,“无甜不鲜”的说法。

鲜味调料包括:鱼露、味

十三香调料各种成份的性味及营养价值

1、八角:性辛温、理气止痛,温中散寒,是菜肴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2、丁香:辛温、香气浓烈,温肾助阳,温中止吐。

3、山奈:辛、苦温,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少用。

4、山渣:性酸,消食化积、散瘀行滞,对高血压高血脂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一般以温煮为好,当茶饮也有良好的收效。

5、小茴:辛温、理气和胃、祛寒止痛,是烧鱼的常用调料。

6、木香:有广木香、云木香两种,行气止痛,气味浓香,但配料时少用。

7、甘松:辛、甘、温,近似香草药理,食欲不振,气郁胸闷,常用作卤盐水鹅。

8、甘草:甘、平、补中益气,泻火解毒,润肺祛痰,缓解药性,必备之药。

9、干姜:分南姜和北姜,辛、温、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化痰温肾散寒,是家庭伤风感冒、胃子不好的必备之品。

10、白芷:发汗解表,祛风止痛,有抗菌作用,是龙虾调料必用之品。

11、豆蔻:气味辛、温、浓烈,化温和胃,产在印尼、马来西亚,是烧、卤、腌制菜肴的上好材料,龙虾调料必用之品。

12、当归:甘辛温,补血活气,止痛,一般与母鸡同煮,可起到滋补的作用。

13、肉桂:平常所说的桂皮,三年生,产于广西,温肾助阳,温通经脉。

14、肉蔻:辛温气浓香,涩肠止泻、温中行气,产于东南亚,是香料中的调味佳品。

15、花椒:四川产青椒为最佳,陕西产红花椒次之,山东与内地产再次之,温中散寒,止泻温脾,是家庭菜肴中的必用之品。

16、孜然:原产于新疆,现大部分都是甘肃孜然,是新疆烤羊肉串常用调料,清香型。

17、香叶:国内香叶质量差,进口香叶,香气浓郁,有较强的防腐作用。

18、辛庚:辛温、通鼻窍,我国各地都有。它的别名,木笼花、望春花、通春花,是卤菜烤肉的好材料。

19、胡椒:辛温、热、温中散寒,增进食欲,助消化。我国海南岛产白胡椒,广东、广西部分地方产黑胡椒,大量的黑胡椒从越南进口,是家庭必备的调味品。

20、草果:辛温、胸脘胀闷,食少治症,是烧卤鸡的主料,主产于广东。现价格昂贵。

21、草蔻:辛温,温中开胃。

22、阳春砂:辛温,是腌制卤菜的佳品,价格昂贵。

↑↑长按上图,识别







































中国白癜风名医堂专家
白癜风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xz/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