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山上采摘的野果,你还记得吗
还记得那个“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吗?那个“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吗?那时候没有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零食,但郊外的青山上有着诱人的野果,那唇上、指尖染上的颜色呀,是童年的味道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八一八那些年我们曾经采摘过的野果吧。 1.桃金娘:这是福建山上常见的植物,桃金娘味甘涩,性平,有补血、滋补作用,主治贫血、病后体虚,神经衰弱。《本草纲目拾遗》说它可以“养血、明目”,吃货苏轼记载桃金娘:“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薮丛生,土人云倒捻子花也。至儋则已结子如马乳,烂紫可食,殊甘美,中有细核,并嚼之,瑟瑟有声。”2.覆盆子: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提到过的:“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长得像草莓,如樱桃般大小,颜色红中带微黄,晶莹剔透,味道甜中带酸。覆盆子味甘、酸,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明目乌发的功效。3.桑椹:桑树的果实,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也可来做桑椹膏、桑椹酒。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4.地稔:别名铺地锦、山地菍、地脚菍,圆球形的浆果从结实至成熟呈现绿-红-紫-黑的色彩变化。果实含有多种氨基酸,可作为天然的补钙食品。地稔作为药草其味甘、涩,性凉,具有活血止血、消肿祛瘀、清热解毒之功效。5.龙葵:还记得《仙剑奇侠传》里的龙葵公主吗,夏季开白色小花,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浆果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有毒。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6.枳椇:别名拐枣、鸡爪梨、万寿果,这种树的果实扭曲,很有个性,味道却是别具风味,香甜,营养丰富,可健胃,补血。7.火炭母:别名赤地利、白饭草。常生于山谷、水边、湿地,清甜多汁。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之功效。8.酸浆:又名红菇娘、挂金灯、戈力、灯笼草、洛神珠、泡泡草等,北方称为菇蔫儿、菇茑、姑娘儿果实香味浓郁,味鲜美,有清热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9.余甘果:又名牛甘果,油甘果,海南、潮汕、福建山上常见,因其吃起来“先苦后甜”得名。油甘果的味道就是:当你第一口咬它的时候,苦苦的,涩涩的,毫不犹豫地马上把它吐掉;可是当你咬第二口时,反而感觉它美妙的清甜,越嚼越有味道性凉,味甘、酸、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渴,止咳。10.乌饭子,原名南烛,性温,味甘、酸。功能主治:安神;止咳。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饭子的叶子煮汤,用所煮的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乌米饭油亮清香,由糯米泡入乌树叶中几小时后煮成的。吃乌米饭可以祛风解毒,防蚊叮虫咬。11.金樱子:别名刺榆子、刺梨子、山石榴,果实可熬糖及酿酒。功效固精涩肠,缩尿止泻。治滑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泻痢,肺虚喘咳,自汗盗汗,崩漏带下。当然,还有野板栗、山桃子、野山楂……全国各地的野果那么多,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吧! 资料、图片摘编整理自网络,本文由我刊原创发表,商业转载请与我刊联系授权事宜。授权及商务合作请联系湖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xz/2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福建上杭桐花又开放美轮美奂,感
- 下一篇文章: 近期两岸大新闻都在这国台办5月30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