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辟秽驱毒,中药香囊香气来袭
端午习俗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一曲《离骚》令无数人念起屈原,这位怀才不遇,几经陷害,遭遇亡国之际的大才子,在五月初五含恨投汨罗江而亡。“一声叹息难挽回,此情化作粽叶香”世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将每年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投粽子后来也成为历代老百姓的习俗。 端午前后,天气湿热,蚊虫五毒出没,人也烦闷不安。约在先秦时期,人们开始发现用雄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胸前,蚊虫便不会靠近,后来佩戴香囊也逐渐形成了习俗。 小香囊大身手 然而佩戴香囊并非仅仅能够预防夏天的蚊叮虫咬,作为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香佩疗法,在香囊中加入不同功效的中药,使芳香性中药挥发的气味通过口鼻粘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吸收,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具有开腠理、活血化瘀、宣畅肺胃、平衡阴阳,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防病保健的作用。 端午节佩戴香囊,尤其对体质弱,易感冒,消化不好等病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既然是中医外治法,那么选方用药也必然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我院针对亚健康成人、易感儿童、防疫毒(新冠、流感)三种情况,研制三种香囊,分别为小儿防感香囊、成人防感香囊,防疫香囊。内含芳香化湿、祛风散寒类中药如苍术、白芷、菖蒲、肉桂等,清热化湿、疏风通窍方如紫苏、辛夷、薄荷、茴香等,芳香化浊、解毒驱虫类中药,如艾叶、山奈、丁香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类中药如砂仁、陈皮等。 香囊的日常 日间挂在胸前、包包或车上,晚间置于枕边或床头。平时可以拿出来嗅吸, 有效期为2-4周,药效发挥后需要更换药粉。 注意事项 新生儿和孕妇禁用 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慎用 建议隔衣佩戴,不直接接触皮肤 香囊不可沾水以免影响效果 香在囊中藏,心神皆可安 年不同寻常,新冠病毒肆虐,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芳香疗法贯穿其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近日来北京的疫情情况牵挂着每一个国人的心。我们老百姓要固护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除注意日常生活防护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外,可以选择中医内调外治法。正直湿热高峰时节,佩戴香囊,芳香化湿理气和胃,使人体气机调畅,心神皆安。 寻囊方式 医院医院1号4楼中医科 -,,, 盘点你身上的“湿气” 炎炎夏日如何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sj/5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节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 下一篇文章: 种草给我一碗粉,我能嗦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