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luo)蛳(si)粉,这个经常会被人念错的名字,它来自广西柳州,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柳州夜市。慢慢地,螺蛳粉开始风靡全国,被大众所熟知,从夜市走向生活。那时候起,柳州人民的生活仪式感就从一碗螺蛳粉开始了。

一个合格的吃货对于食物足够的尊重,大概就是吃螺蛳粉时,珍惜每一根酸笋的酸脆口感,感受腐竹烫熟后的柔软,享受米粉的劲道,精髓在于汤底,用螺蛳熬制的汤底,汤底由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伴随着每一根粉沁入心脾,嗦完粉,再来一口汤,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回味无穷。

柳州人对美食的喜好,口味重,偏辛辣,由此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螺蛳粉就是柳州这座工业城市的标签,美食与工业虽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味道却完美融合,十分过瘾。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来到熟悉的店铺,来一碗螺蛳粉,一天的疲倦顿时烟消云散。

对于柳州人民来说,螺蛳粉是一日三餐,从夜市走向生活是它最好的体现,一碗热气腾腾的螺蛳粉,伴随着一股一般人难以接受的“臭味”,这股“臭味”来源于螺蛳粉的灵魂——酸笋。虽然酸笋闻起来有点像坏了的味道,实际上它是新鲜的笋经过工艺发酵后酸化而成的。很多人爱的就是这种酸笋的味道,而没有尝试过的人便对它“退避三舍”。

螺蛳粉就像榴莲、臭豆腐一样,闻着很臭,但是吃起来很香,王境泽的“真香定律”果然任何时候都适用,只有尝过它的人,才有资格评论。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越是平淡无奇。生活的仪式感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幸福的敏感、乃至是对美食的热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gn/1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