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医生 https://m.39.net/pf/a_9392357.html
酒米作为一款诱鱼、留鱼的窝料,在钓鱼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深秋、冬季、早春三个时间段诱集鲫鱼、等效果突出。与商家售卖的发酵醇香玉米、小麦不同,相当钓友使用的酒米是自己泡制的,并且酒米讲究针对性、专一性,资深钓友结合当地水体环境泡制的酒米有时远强于购买的酒米。回到钓友的问题“钓鱼时怎么样酒米才香甜”笔者结合制作酒米的经验,以此为起点,一窥究竟。酒米如何才能更“香甜”酒米整个泡制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环节众多,像使用的米、酒、诱鱼药酒、钓鱼小药、蜂蜜等等都会影响酒米的味型。同样,泡制环节、加工细节也决定了酒米是否能够做到“香甜”。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出一款味型浓郁或香甜的酒米呢?具体如下。首先是米的选择与加工影响酒米味型的香甜。酒米中的米,它可以是大米,也可碎米、小米,甚至是花生、玉米,但在酒米整个诱鱼、留鱼阶段主要起到的作用类似:作为各种诱鱼物质的载体发挥作用;满足鱼果腹的需求,将其留在窝点。目前酒米基于成本、获取便捷的考虑,主要用的小米和碎米。为提升酒米的味型,包括香甜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米在锅中小火慢炒,直至有浓郁的香气溢出,再用来泡制酒米味型更有层次,容易引起鱼群的注意。需要指出的是米在火炒的过程中,需要控制节奏、火候,避免米的外层龟裂及粉化,这样其他诱鱼物质便不能有效渗透,反而聚鱼能力大打折扣;二是直接使用碎米或小麦,利用它们自然的谷物香味,但这种方法尽量把米晒干,排出多余水分,以承载更多的诱鱼物质。两种方法到底哪个味型更浓郁、香甜,并没有具体量值比较,钓友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使用习惯选择即可。其次蜂蜜不仅提升酒米的香甜,还扮演重要角色。酒米泡制过程中,蜂蜜或红糖经常出现,但更多时候选择蜂蜜。一般1斤的酒米配置30-40毫升的蜂蜜,蜂蜜一方面大幅度提升酒米的甜度,而这恰是鲫鱼、鲤鱼等所喜欢的;一方面蜂蜜呈粘稠状,在酒米的外壳形成一层薄膜,将添加至酒米中的诱鱼物质紧紧包裹住,使之与酒米颗粒充分接触,加速它们的渗透。但蜂蜜用量不宜过多,否则酒米容易缺水而板结成块,诱鱼效果大大衰减。再者药酒的加入,不可忽略。鱼感知的香甜,与人认为的酒米香甜是存差异的,许多鱼感兴趣的味型可能人难以接受。酒米添加适量的药酒,则是提升、强化酒米整体味型和丰富度。药酒中因为加入了公丁香、阿魏、山奈、肉桂的香料,所以味型浓烈、突出。比如公丁香,它含有酚烃散发浓郁的香味,自古便作为香料使用,并且有麻痹鱼神经、减少应激反应,从而稳定鱼情的作用。1斤的酒米药酒一般控制在20-30毫升即可,不宜过多,避免超过鱼的嗅觉阈值,迫使鱼远离窝点,不敢靠近。最后是曲酒的加入,进一提升酒米的醇香味。酒米多用在深秋、冬季水草密集的水域,这是因为水底大量埋没的植物茎叶含有大量的淀粉、糖,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乙醇,而酒米因曲酒的加入模拟出水下环境,很容易吸引鱼群的聚集,而少有警惕、躁动。泡制酒米一般用超过47度的高度曲酒,醇香味浓郁的同时,也为各种物质成分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液体环境。通常1斤的酒米配-毫升的曲酒,量太大米颗粒也难以吸收。写在后面本文从钓友的问题入手,指出酒米想要香甜、聚鱼快,需要在泡制的材料、过程中寻找答案。接着从米、蜂蜜、药酒、曲酒等四个材料及泡制的注意问题分别作了介绍。不难看出,酒米泡制看似简单,实则许多细节、技巧需要注意。另外本文开篇写到,酒米相比其他窝料,针对性、专一性更强,所以许多材料和泡制方法还与当地的水情、鱼情密不可分,这需要钓友在实践中摸索、调整,相信能发挥酒米最大的效果。原创:野钓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naia.com/sncz/11942.html